课改专栏

语文学科“AI + 教育”青年教师说课比赛侧记

发布时间:2025-05-20 12:08 点击数:

 

 

创新驱动,开启教学新篇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人工智能已逐渐成为提升教学质量、优化学习体验的重要手段。在教育信息化浪潮中,南宁市华侨实验高中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作为广西人工智能+教研学共同体成员校,学校始终将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作为推进“AI+教育”的核心抓手。学校特别邀请秋叶集团AIGC专家郑远霞教授进行专题培训,邀请南宁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杨上影教授进行讲座。为深入推进“AI+教育”工作,促进教师熟练使用AI工具完成教学设计PPT制作、高考真题分析报告、图片制作等教学实操,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专业技术水平和授课技能,引导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同时为更好推进“Al+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优。学校将于5月底进行“AI+教育”青年教师汇报课比赛,为推选学科教师参赛,语文教研组举办了语文学科“AI+教育”青年教师说课比赛。

 

 

课堂风采,展现教学智慧

 

5月6日和8日,语文组15位青年教师分别进行精彩纷呈的说课。每个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利用AI辅助教学。有的老师借助AI辅助教学工具,如智能教学软件、在线教育平台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使抽象的语文知识变得直观易懂;有的老师在课堂环节,运用AI的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技术为学生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增强直观感受;还有的老师借助AI系统收集学生的表现等多方面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多元化评价学生。

 

青年教师风采展示

 

 

 

庞自强老师展示课例《蜀相》

 

 

李政阳老师展示课例《春江花月夜》

 

 

梁依妮老师展示课例《阿房宫赋》

 

 

李淑欣老师展示课例《谏逐客书》

 

 

莫琪琪老师展示课例《将进酒》

 

 

曾伟连老师展示课例《变形记》

 

 

覃桂香老师展示课例《祥林嫂》

 

 

闭燕萍老师展示课例《祝福》

 

 

黄燕老师展示课例《登岳阳楼》

 

 

陆丹丹老师展示课例《归去来兮辞》

 

 

郭聪雨老师展示课例《念奴娇·赤壁怀古》

 

 

梁雅玲老师展示课例《陈情表》

 

 

刘善芳老师展示课例《阿Q正传》

 

 

龚紫华老师展示课例《望海潮》

 

 

邓绵棉老师展示课例《蜀相》

 

 

交流研讨,共促教学成长

 

说课比赛后,语文组全体教师积极进行了评课交流活动,围绕“AI+教育”在课堂中的应用效果展开热烈讨论。教研组长韦美凤老师对青年教师在课堂上展现出的创新精神和扎实教学基本功给予充分肯定。

 

正高级教师严小伟主任在总结中分享了自己在教学中运用AI的体会,鼓励青年教师不断探索,将AI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打造更具活力和实效的语文课堂。

 

集团副总裁黄志玲老师指出,教师要明确AI是教学的辅助工具,而非替代品;在教学设计中,应保留主导权,对AI生成的内容进行“二次过滤”,将其作为教学的“协助者”;同时,教师自身要实现角色转型,从知识搬运工转变为思维策展人,从课堂统治者转变为学习共同体的一员,从技术恐慌者转变为熟练运用数字技术的教育者、主导者;在课程设计上,推动内容、方法和评价的三维融合,将AI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从评价角度来看,教师也应建立“AI量化评价+教师质性评价”的综合评价体系,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唯有如此,才能让Ai真正的赋能语文教学,锻造出更高思维含量的语文课堂。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AI技术为语文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教育的灵魂始终在于人的唤醒与文化的传承。在智能时代,我们既要善用AI提升教学效能,也要坚守语文教育的人文本质,使技术与人文相互交融,培养出既有创新能力又富有人文情怀的时代新人。作为教师,我们既要张开双臂拥抱技术变革,让AI成为拓展教学边界的“翅膀”;更需以教育者的初心守护人文根脉,让学生在智能时代既能理性思辨,又能诗意栖居。未来,我们将在课堂中探索AI与语文的深度融合——让技术助力知识建构,让人文滋养精神成长。唯有如此,方能在教育的星空中,既仰望智慧与科技的璀璨星光,更守护人文的永恒明月。

 

本次说课比赛成功评选出梁雅玲老师和李淑欣老师代表语文组参加全校的“AI+教育”青年教师汇报课比赛,让我们共同期待,见证更多“AI+教育”的精彩表现!

 

中外通习     德业相长 

 

 

 

上一条: 郑建宣、郑志鹏父子物理学家精神宣讲会(南宁市华侨实验高中专场)
下一条:数智赋能研学,共创教育新未来

关闭

Baidu
map